第79章 亲自上阵-《工程代号521》


    第(2/3)页

    目前这种局面,陈耀华三天两头打听试验进展,因为工业化试验关系到521工程的全局,田海涛想瞒也瞒不住,他只得把情况向陈耀华如实汇报。

    但是,田海涛确实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陈耀华觉得自己再不亲自上阵,田海涛小组负责的课题就会被耽误,那将辜负上级机构的殷切希望。

    田海涛小组负责的课题,是研制一种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急需的耐高温高压的高强度特种TSM材料,该课题的意义不言而喻,当初把该课题交给田海涛最先开展试验研究,陈耀华觉得田海涛没有其他职务,专职搞科研,应该第一个取得成功。

    没想到田海涛的科研和管理能力,都跟陈耀华的想象有一段距离,不仅实验室管理不到位,小试做的也不仔细,很多试验结果都没能得到应有的重复,而且主持大型试验的经验更是聊胜于无,在陈耀华的帮助下,好不容易建成了工业化试验装置,但迄今开展的部分试验,取得的结果令人失望。

    作为TSM研究室主任,陈耀华不能任由这种局面持续下去,为了尽快帮助田海涛项目组完成工业化试验,他决定亲自参与到工业化试验中。

    见陈耀华要亲自上阵,最得力的助手周玉明岂能袖手旁观?尽管周玉明本身也是身兼数职,但他坚持自己的主张,“主任,如果在技术上你信得过我,就让我帮海涛盯几个班,你抽时间过来看看就行了。”

    无论技术还是管理方面,周玉明都是陈耀华最信得过的人,他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陈耀华没法再说什么了,“好吧,你跟海涛各盯一个班,白天我也抽时间常过来看看,如果你那边的工作需要你回去,我可以随时顶上来,千万不能耽误你们的工作。”

    “你就放心吧,办公室的工作可以随时处理,我们课题的产业化准备工作,目前正在设计阶段,需要我做的只是图纸审核,不过这段时间草图应该还出不来,即使哪天需要我审图,我也可以下班后拿回家处理。”

    三人又讨论了一些技术细节,第二天,田海涛和周玉明深入班组,直接顶岗,亲自参与到工业化试验中。

    周玉明不动声色,他让当班职工跟往常一样操作,他在旁边仔细观察,当操作工把引发剂随原料一次性加入设备,待合成反应正式开始之后,温度确实不好控制,大多数时候即使将冷媒介质流量开到最大,反应温度也要比工艺规定指标高出十到二十度。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试验样品,经性能检测发现,强度没有问题,但柔韧度很差,非常易碎,基本没有使用价值,可以判定为废品。

    “这种引发剂的加入方式,你们是跟谁学的?”周玉明跟班组里的几名员工都很熟悉,因为他们以前都是陈耀华领导的材料合成课题组的同事。

    “周主任,这还用问吗?我们当然是跟田组长学的,他让我们这么操作。”

    “既然温度不好控制,你们想没想过改变一下加料方式?我记得以前在材料合成课题组,咱们就是这么做的。”

    “周主任,你这问题应该田组长回答,我们只是一般操作工,哪有资格想这种问题呀!再说,这里面一定有科学道理,我们根本就不懂,他让我们怎么操作,我们就怎么做。”

    “温度不好控制,显然是引发剂局部浓度过高造成的,如果把一次性加入改为分批多次加入,这个问题或许就能得到解决。”周玉明若有所思,自言自语地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