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对不起,这节位置发错了。 诸位可以直接跳过这节。 在作品相关里面有的。 咸亨元年(670年)四月,吐蕃攻陷龟兹拨换城,唐朝罢四镇。 咸亨四年(673年),安西四镇复归于唐朝。 仪凤三年(678年),吐蕃进占安西四镇。 唐高宗派中书令李敬玄等率兵18万再次进攻吐蕃。 双方先战于龙支,吐蕃退走。 唐军继续深入,在青海湖附近与论钦陵率领的吐蕃主力激战,唐军大败。 唐将黑齿常之率敢死队夜袭吐蕃军,唐军才得以乘敌混乱之际退回鄯州 此后,唐在河陇一带改取守势,屯田备边。 吐蕃在河陇以至剑南一带的战略则是稳扎稳打,逐步扩大其占领区域。 对唐的进攻多限于边境地区,一般不大举深入。 在西域战场,由于从唐本土至该地的道路遥远险阻,后勤供应困难以及双方的兵力大多用于其它战场等原因。 唐蕃都有兵力不足的问题。 因而都很注重与当地土著连兵,致使唐蕃之间的战争有时表现为针对对方盟友或对方联盟的军事行动。 仪凤四年(679年),崔知辩击吐蕃,再次收复安西四镇。 ...... 咸亨四年(673年),唐朝派鸿胪卿萧嗣业发兵征讨依附吐蕃的疏勒军。 同年,安抚大使裴行俭平定匐延都督阿史那都支等人的反叛。 永淳元年(682年),论钦陵侵掠唐朝柘、松、翼等州。 高宗命李孝逸等分道抵御。 吐蕃在河源军被军使娄师德的军队在白水涧反击,唐军八战八捷。 高宗任命娄师德为比部员外郎、左骁卫郎将、河源军经略副使。 垂拱二年(686年),武则天在平定内部徐敬业之乱以后有意笼络人心。 显示其“务在仁不在广,务在养不在杀,将以息边鄙,休甲兵,行乎三皇五帝之事者也”。 故下令放弃安西四镇。 第(1/3)页